海博论坛



海博论坛

中文版聽聽|聽聽 English聽聽|聽聽 加入收藏聽聽|聽聽 客服热线:400-0532-596
海博论坛论坛微信公众号
海博论坛论坛天猫旗舰店
微生物技术资料
文章检索

螺旋体的检验



录入时间:2006-6-27 8:57:08 来源:其它

聽聽聽
聽聽聽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
三个属1、疏螺旋体属:厌02聽回归热聽藴,奋森氏藴聽
2、密螺旋体属:微需02聽梅毒藴,雅司藴
3、钩端螺旋体属:需02聽钩端藴
第一节聽钩端螺旋体
一、分类
问号钩体:致病性钩体
双曲钩体:非致病性钩体
二、生物学性状
1、聽菌体细长,呈螺旋状。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
暗视野显微镜:运动活泼,似珍珠排列的细链
G-,一般不易着色
一般多用镀银染色或荧光染色
2、聽培养:可人工培养
korthof培养基聽加8-10%兔血清
3、聽抵抗力:弱,对温度,消毒剂敏感
对青霉素,庆大霉素敏感聽
三、致病性
传染源:猪、鼠
传染方式:接触疫水:主要感染方式
接触污染物
经消化道
昆虫叮咬
发病机理:1w潜伏期à败血症期à器官损伤期à恢复期,后发聽
症期
四、免疫性:
有细胞免疫,也有体液免疫
五、微生物学检验:
病原体检查P429
血清学试验P432
第二节聽回归热螺旋体聽
虱传播型(流行性)聽病原体为回归热藴
蜱传播型(地方性)聽病原体为杜通氏藴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疏螺旋体,运动活泼聽G-聽,姬姆萨染色呈紫红色
2、培养:困难,易失去毒力
3、Ag聽:易变异,是其最大的特点
二、致病性:
3周期性发热与缓解交替可能由于机体免疫反应与病原体Ag聽变异相互作用所致
三、微生物学检验
暗视野显微镜
动物试验:3豚鼠对蜱型病原体敏感,对虱型有抵抗力
第三节聽梅毒螺旋体
是梅毒病原菌
因透明不易着色,又称苍白螺旋体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密螺旋体
3运动活泼,运动平稳而有规律,很少发生急速旋转运动
一般染料难染色,姬姆萨染色呈桃红色,镀银染色成棕褐色
2、培养:未成功
接种于家兔睾丸中保存菌种
3、抵抗力:弱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伯氏包柔氏螺旋体引起莱姆病)
人是梅毒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
传染分三期:1)、硬下疳聽可自愈
2)、皮肤粘膜的梅毒诊,全身L结肿大
3)、器官损伤期
传染性免疫
三、微生物学检验
1、病原体检查:1)镀银染色,涂片染色
聽2)s暗视野显微镜:菌体纤细,两端尖,折光性强
弹簧状螺旋,且排列规则
运动方式:沿身体长轴旋转,无翻转运动
与其他螺旋体鉴别:
卢雅司藴:暗视野显微镜下无法区别,仅临床症状不同。引起雅司病
颅大齿与小齿密藴
庐生殖器藴:菌体短小,螺旋大
3)动物接种
2、s血清学试验:1)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易出现假阳性
华氏补体结合试验
VDRL
RPR(快速血清反应试验)
USR(未经加热的血清反应素实验)
2)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特异性高,但需活的梅聽
毒螺旋体聽
梅毒螺旋体制支试验
荧光抗体试验
梅毒螺旋体间接血凝试验聽

上一篇:分枝杆菌属

下一篇:立克次体

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上商城 | 在线客服 | 联系我们
业务联系电话
聽聽 400-0532-596 0532-66087773
聽聽 0532-66087762 0532-81935169
邮箱:qdhbywg@vip.126.com
地址:青岛市城阳区锦汇路1号A2栋
产品技术咨询
聽聽工作日(周一至周六8:00-18:00):
聽聽18562658263聽13176865511
聽聽其它时段:13105190021
投诉与建议:13105190021 13006536294
(注:以上手机号均与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