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 (Rickettsia) 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又类似于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类群。美国医生 Rickettsia 首先提出了立克次氏体存在的证据,他在研究斑疹伤寒热的病源时,不幸感染,死于墨西哥城。为表示记念, 1916 年,人们将斑疹伤寒等这类病原体命名为立克次氏体。
立克次氏体具有以下特点:
①细胞大小一般为 0.3-0.6 × 0.8-2um 光学显微镜可见;
聽聽聽聽聽 ②革兰氏染色阴性;
聽聽聽聽聽 ③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后代;④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寄生;
聽聽聽聽聽 ④对热、四环素、土霉素等理化因素敏感。
该菌可引起人得斑疹伤寒、恙虫热、Q热等疾病,也可引起牛、绵羊发生心水病、患畜发热,甚至可导致死亡 , 通过虱、蚤、螨等节肢动物传播。
聽
二、支原体
介于细菌与立克次氏体之间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它是一类已知最小、无细胞壁、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的原核微生物。 Nocard 于 1898 首次从患传染病胸膜肺炎的病牛中分离出来,当时称为 PPO (胸膜肺炎微生物),从 1955 年起支原体的名词才正式代替以前的 PPO ,革兰氏染色阴性,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但营养要求高,须在培养中加入血清、酵母膏等营养丰富的物质。支原体引起人和畜禽呼吸道、肺部、生殖系统的炎症。植物支原体(又称类支原体)是黄化病、矮化病等植物病的病原体。同时还是组织培养的污染菌。
具有以下特点:
①直径较小,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
聽聽聽聽聽 ②菌落小并呈特有的“油煎蛋”状;
聽聽聽聽聽 ③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聽聽聽聽聽 ④缺乏细胞壁,故形态多变能通过细菌滤器;
聽聽聽聽聽 ⑤对青霉素、溶菌酶不敏感,而对四环素、土霉素敏感。
聽
三、衣原体
介于立克次氏体与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它是由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及其助手首次分离到沙眼的病原体,由于它们具有滤过性、专性细胞内寄生和能形成包涵体,而被认为是病毒,直到 1970 年才正式命名为衣原体。形态呈球形或椭圆形,革兰氏染色阴性。
聽
具有以下特点:
聽聽聽聽 ①衣原体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原体细小,呈圆形颗粒状,具有高度感染性;始体比原体大,圆形,无感染性;
聽聽聽聽 ②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生活周期为 24-48h ;
聽聽聽聽 ③不耐热,对四环素、氯霉素敏感。
聽
上一篇:支原体培养技术
下一篇:支原体的性状特点及标本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