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摘要 比较了黄连素二硫酸盐(BDH)、溴化乙锭(E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和方式对痢疾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结果表明:BDH对痢疾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较小;EB对痢疾杆菌的耐药质粒有较好的消除作用,以连续培育法处理120h,消除率可达85%;SDS对痢疾杆菌的耐药质粒有一定的消除作用,以高温高浓度双重处理交替培养,消除率可达27%。
细菌的耐药性是治疗细菌性疾病一个难题。我们在研究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基因定位过程中,发现黄连素、溴化乙锭、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痢疾杆菌耐药质粒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除作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
1.1 菌株 20株多重耐药性痢疾杆菌,每株菌转代10管 ,共200管菌做质粒消除试验。菌株来源及鉴定见文献〔1〕。
1.2 试剂 黄连素二硫酸盐(BDH)、溴化乙锭(EB)、十二 烷基硫酸钠(SDS)(均为进口分装,购自华美公司)。
2 方法和结果
2.1 质粒消除试验 采用连续培育法和高温高浓度双重 处理交替培养法。前者以Bouanchard法〔3〕为基础:将菌株接种于LB肉汤中,
2.2 质粒消除的检测 以碱裂解法〔2〕小量提 取质粒DNA,1%琼脂糖电泳,EB染色,紫外投射仪检测质粒消除情况。
2.3 结果 若以BDH、EB为消除剂,则连续培育法效果较 好,二者的处理浓度分别为100μg/ml和30μg/ml。若以SDS为消除剂,则以高温、高浓度双 重处理交替培养法效果较好,处理浓度为60μg/ml。三种试剂相比,EB对质粒的消除作用最 好,SDS次之,BDH最弱(见表1)。
表1 三种试剂对痢疾杆菌耐药质粒的消除率(%)
消除剂 |
24h |
48h |
64h |
120h |
128h |
BDH |
0 |
5 |
/ |
8 |
/ |
EB |
8* |
20* |
/ |
85* |
/ |
SDS |
/ |
/ |
24 |
/ |
27 |
*P<0.01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EB对痢疾杆菌质粒的消除作用最好;以连续培育法,48h消除率可达20%,12 0h可达85%,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消除率明显提高。Rubin〔4〕等报道,延长时间未能提高质粒的消除率。我们推测,这可能与他们的试验方法有关。若细菌只在含消除剂的肉汤里转种一次,在细菌数目不断增多、而消除剂浓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个细菌平均所受消除剂的作用实际在下降;加之代谢产物不断积累,营养成分不断减少,即使延长时间,也难以提高消除率。Smith等〔5〕报道若第一次消除试验不能成功,可将试验菌株在含有消除剂的肉汤里转种几次。据此我们对Bouanchard法做了改进,使菌株在试验过程中处于相对恒定的消除剂作用之下,并保证培养基中营养的丰富和pH值相对稳定,产生了较好的消除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黄连素对痢疾杆菌的耐药质粒也有消除作用,但消除率较低,用连续培育法处理120h,消除率只能达到8%。消除率未能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提高。我们还摸索出高温(
作者:杨春梅; 马治平; 王志鹏; 杨俭;
作者单位:兰州军区卫生防疫大队
聽
上一篇:浅谈乳酸菌在黄酒生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