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近年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害性、孕妇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危险因素、沙眼衣原体的感染途径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了综述。
聽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简称CT)是衣原体属的一种,是一类近似细菌的病原微生物,其体内DNA和RNA两种核糖核酸。CT不仅能引起沙眼,还可能过受感染的母亲经产道传播给新生儿,引起新生儿结膜炎和肺炎,另外CT也是目前世界上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疾源之一。因此,近些年来,CT感染已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
聽
1. CT感染的危害性
聽
1.1 cT在孕妇人群中的感染
聽
美国乡村人群中孕妇CT感染率为9.0%[1];墨西哥低经济收入的孕妇CT感染率为10.1%[2];丹麦Vestsjaelland城,孕妇CT感染率为2.9%[3];巴西圣保罗,孕妇CT感染率为9%[4];而法国Martinique城,孕妇CT感染率为26.7%[5]。世界各地孕妇CT感染率不同,可能与各地的检测试剂、方法和时间不同有关。
聽
1.2孕妇感染C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聽
在多数情况下,CT仅感染表层细胞,以眼、鼻、咽部、子宫颈、尿道及直肠粘膜最常受累,一般可无明显全身症状,而严重感染及得感染者常可致严重后果。孕妇感染CT可导致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炎、从而引起输卵管性不孕、异位妊娠、胎膜早破、早产和死产等。
聽
当子宫感染CT时因激活宿主的免疫系统,导致了局限性炎症反应。另外,许多生殖道感染了CT而又无症状的妇女可对CT57-Kda热休克蛋白和相应的60-Kda热休克蛋白产生细胞免疫应答[6,7]。在妊娠早期,子宫内膜出现热休克蛋白将会再次激活淋巴细胞,使热休克蛋白抗原决定簇致敏,引起迟发型炎症反应和胚胎的排斥反应[8],从而导致自然流产或早产。
聽
HLA-A31是人类白细胞1类抗原,其生理功能是在细胞质中将肽抗原变成CD8细胞,HLA-A31与CT引起的输卵管炎密切相关[9]。如果CT60-Kda热休克蛋白出现在感染CT的病人中,尤其是长期或者反复感染CT的人群中,这种热休克蛋白不仅与CT输卵管炎有关,而且还与输卵管不孕、异位妊娠和自然流产有极密切的关系[10,11]。
聽
输卵管和滑液感染CT后促使Th细胞分裂并分泌淋巴因子,这些淋巴因子包括:γ-干扰素、IL-2、IL-6、IL-10。尽管这些淋巴因子有抗感染作用,但它们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例如:γ-干扰素有助于杀伤CT,同时,它也会通过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12]。
聽
Elias-M[13]调查了子宫附件炎与先兆流产妇女CT感染情况,发现患有子宫附件炎的妇女,其CT阳性率为42%,先兆流产妇女的CT阳性率为26%。有人指出感染CT或淋球菌的妇女容易发生双侧输卵管阻塞,在无生育能力的妇女中,CT抗体阳性率高达60%[14]。也有人指出,在埃及妇女中,CT感染与输卵管不孕和异位妊娠有密切关系。
聽
1.3CT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
聽
新生儿在通过受CT感染的母亲产道时,可受染引起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和肺炎,前者多于生后5天~14天出现眼睑和结合膜肿块及粘液性分泌物,结膜充血,经数月后逐渐自愈,一般不留后遗症;新生儿肺炎一般发生在生后1天~4天,表现为咳嗽、气促、双肺罗音、X线检查双肺有间质性浸润,重者有呼吸困难及紫绀。
聽
Dereli-D等曾对51例因下呼吸道疾病而住院的婴儿(1个月~1岁)的结膜和鼻咽标本检测CT,通过直接荧光抗体检测结膜和鼻咽标本中的CT抗原,通过酶联免疫实验检测血中的CT igM结果为:20名婴儿的同一部位检出CT,15名婴儿CT IgM阳性,这提示CT与婴儿下呼吸道疾病有密切关系[16]。Colarizi-P对103例患呼吸窘迫的早产新生儿进行CT检测,结果8例阳性,其中6例患有透明膜疾病,1例肺炎,1例轻度双侧肺实质改变。这项研究提示,在早产儿中,CT感染通常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主要病因之一[17]。
聽
2.孕妇感染CT的危险因素
聽
有关孕妇感染CT的危险因素有研究甚多。Davies等指出孕妇感染CT的高危因素为:妇女在25岁之前开始性生活,近10年内妇女本人或其配偶有多个性伴侣,采取非屏障避孕,有CT感染的合并症(盆腔炎、子宫内膜炎、不孕、异位妊娠等),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共同感染[18]。Mehanna等通过多因素分析指出孕妇感染CT与孕妇年龄(小于25岁),第一次性交年龄小于18岁,既往人工流产和子宫颈炎,反复念株菌病有关[15]。Ottesen等报道,在≥25岁的妇女中,CT感染率为1.6%,而在小于25岁妇女中,CT感染率为6.6%(P=0.0163),提示孕妇年龄小于25岁是CT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3]。
聽
然而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结论,巴西圣保罗的一项调查表明,孕妇的年龄,婚姻状况,性伴侣数,其他性传播疾病的存在,子宫颈炎或者流产的发生,均不能被看成是孕妇感染CT的危险因素。关于孕妇感染CT的高危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指导育龄妇女的优生优育。
聽
3.CT感染途径
聽
沙眼流行于世界各地,尤多见于干旱、供水及卫生条件差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可通过眼-手或物-眼传播,多发生于儿童阶段。
聽
CT是性传播疾病的一种重要致病因素,主要通过性交传播。有人对三个不同门诊的98例妇女进行生殖道感染的检查,结果为:18例检出CT,在这组人群中,CT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致病因素[19]。日本有人对CT感染者进行血清分型发现,引起包涵体结膜炎的CT与性传播疾病的CT血清型分布一致[20]。
聽
CT还可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途径感染,包括在宫内的分娩时产道感染,也可在感染子宫颈后上行至胎膜,从而引起绒毛膜羊膜炎或羊水感染。Djuki等对经剖宫产获得的羊水进行CT igM和IgC以及CT抗原的检测,9.6%羊水标本中CT igM和 igC阳性,3.8%的标本中可以检测到CT抗原[21],提示CT可在胎盘中传播给胎儿。
聽
4.CT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聽
4.1 cT的培养
聽
该法对诊断CT感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为70%~80%。由于操作较繁,现已有很少应用。
聽
4.2细胞学检查
聽
感染细胞直接染色涂片,可见到CT包涵体。染色方法有碘染色,Giemsa染色和免疫荧光法。仅用于诊断新生儿眼结膜感染,对其他感染不敏感。
聽
4.3直接荧光抗体检测
聽
直接荧光抗体检测,利用荧光抗体检测CT抗原是目前特异性、敏感性较高且简便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检测CT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然而易出现观察结果不够客观的缺点。
聽
4.4酶免疫检测(EIA)
聽
这是一种操作简便、快速、观察结果客观的检测方法,敏感性达76%~96%,特异性<95%,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检测泌尿生殖道CT感染的常用方法。
聽
4.5聚合酶链反应(PCR)
聽
是一种利用体外扩增特异性DNA片段技术来检测疾病原体的方法。具有微量、灵敏、特异、重复性好,操作自动化,较快获得结合等优点,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93%~100%和99%~100%,国外有人[22]采用PCR技术对患有结膜炎婴儿的结膜和鼻咽标本进行CT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由于PCR是检测病原体的DNA,因此不宜用于判断病人是否治愈的标准。
聽
4.6连接酶链反应(LCR)
聽
是在PCR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需要两对引物,在生物素或酶标记下,可对扩增产物直接检测而不需电泳或DNA测序、杂交。敏感性与PCR类似,特异性更高。目前主要作为一种研究手段。
聽
4.7核酶探针检测法
聽
该方法敏感性较PCR稍差,特异性高。因操作繁琐、条件严格一直没有在临床上推广,主要用于实验研究,在组织原位杂交方面有其独特优点。
摘自《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9年第10卷第2期
聽
主要参考文献
聽
[1]Shaw e, Roberts D, Connor PD.J Fam Pract,1995;41(3):257~260
[2]Campos outcalt D, Ryan K, Sex Transm is ,1995;22(2)J:78~82
[3]Ottesen m, Sahl I, Herbstman MM, et al. Ugeskr Laeger ,1996;158(6):756~758
[4]Amaral mG, Kulay Junior L, Granato C, et al Rev Assoc Med Bras ,1995;41(3):193~196
[5]Chout rT, Vaton S, Duval Violton D, et al. Sex Transm Dis ,1995;22(4):221~227
[6]Witkin sS, Jeremias J,Toth M,et al .J Infect Dis ,1993;167:1379~1383
[7]Witkin sS, Jeremias J, Toth M, et al. Am J Obstet Gynecol ,1994;171:455~460
[8]Mincheva nilsson L, Baranov V, Yeung MM, et al. J Immunol. 1994;152:2020~2032
[9]Kimani j , Maclean IW. Bwayo JJ, et al . J Infect dis ,1996;173:1437~1444
[10]Brunham rC, Peeling R. Infect Agents Dis ,1994;3:218~233
[11]Witkin sS, Ligman IK ,Grifo JA, et al. J Infect Dis ,1995;171:1657~1659
[12]Van voorhis WC, Barrett LK ,Cosgrove Sweeney YT, et al. J Infect Dis ,1996;174(sept)
[13]Elias m, Choroszy Krol I,Ginekol Pol ,1995;66(9):513~517
[14]Tubal Infertility .Sex Transm Dis ,1995;22(2):71~77
[15]Mehanna mT, Rizk MA, Eweiss NY, et al .Sex Transm Dis ,1995;22(5):317~321
[16]Dereli d, Coker M, Etren E, et al .J Trop Pediatr ,1996;42(4):233~236
[17]Davies hD, Wang EE.Can Med Assoc J, 1996;154(11):1631~1644
[18]Levett pN ,Taruvinga M ,Maheswaran K, et al . West Indian Med J , 1995;44(4):128~129
[19]Isobe k, Aoki K, Itoh N, et al .JPN J Ophthalmol ,1996;40(2):279~285
[20]Djukic s, Nedel ,Kovic M, Pervulov M, et al. Gynecol Obstet Invest ,1996;42(2):109~112
[21]Hammerschlag mR, Roblin PM, Gelling M, et al. Pediatr Infect dis J, 1997;16(3):293~297
聽
上一篇:泌尿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下一篇:沙眼衣原体实验诊断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