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发突变是应用人工方法使细菌增殖和复制DNA时出现“错误”,从而育成人类需要的细菌变异品系。许多物理和化学因素可作为细菌的诱变剂,提高细菌的突变率。如下介绍常用的诱变方法及其致突变的机制。
(一)物理方法
包括温度及各种射线,如紫外线、激光等非电离辐射和X射线、γ射线、β射线、快中子等电离辐射。
1. 温度:温度诱发基因突变的机制似乎是专一对GC碱基对的作用。包括使C脱氨基转换为尿嘧啶(U),在复制中造成GC→AT转换;以及引起G-脱氧核糖键的移动,从而在DNA复制过程中出现包括两个G的碱基对,在再一次复制中造成GC→CG颠换。
2. 辐射:辐射的诱变作用一般认为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前者是指辐射直接作用于染色体,包括引起DNA骨架断裂所造成的染色体畸变,和使DNA分子上相邻的T形成二聚体而引起的复制差错。间接作用是使染色体以外的细胞物质发生变化,再由这些物质作用于染色体引起突变;它包括碱基类似物的形成及其突变诱发作用,和电离辐射引起过氧化氢和游离基的产生以及它们对突变的诱发。
(二)化学方法
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碱基类似物(如5溴脱氧尿苷(UBr)、5氟脱氧尿苷、2氨基嘌呤、8氮鸟嘌呤)、亚硝酸、羟胺、烷化剂(β丙酸内酯和芥子气等)、亚硝基胍、吖啶类染料(吖啶黄、吖啶橙、原黄素等)、烷化剂和吖啶类结合的化合物(名为ICR191,是美国某癌症研究所的制品)、溴化乙锭等。它们的作用机制复杂而各有差异,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取代DNA中的碱基,从而使DNA的某些碱基对发生置换。例如UBr是T的结构类似物,通常以酮式出现,能代替T与A形成氢键而配对;在较少的情况下,也能以烯醇式出现,此烯醇式可与鸟嘌呤(G)形成氢键。因此,当它代替T与A配对掺入DNA时,在以后的DNA复制中就可能引起AT对被GC对置换的突变发生(图6
|
|
|
A · T |
|
|
|
|
|
|
|
G · C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
|
A · UBr |
|
|
|
|
b |
|
|
G · UB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 T |
+ |
G · UBr |
|
|
|
|
|
G · C |
+ |
A · UBr |
|
|
|
↙ |
|
↘ |
|
|
|
↙ |
|
↘ |
| ||||
A · T |
+ |
A · T |
|
G · C |
+ |
A · UBr |
|
G · C |
+ |
G · C |
|
A · T |
+ |
A · UBr |
图6-1聽 5溴尿嘧啶的诱变机制
2. 使碱基发生化学变构,从而引起DNA的某些碱基对发生置换。例如亚硝酸对碱基有氧化脱氨基作用,可以使C成为U与A配对,或A成为次黄嘌呤(H)与C配对,从而引起DNA的某些碱基对发生置换突变。
3. 插入DNA相邻的碱基之间,引起移码突变。在邻近的两个嘌呤碱基之间插入吖啶染料分子,可引起DNA复制时碱基增添或缺失的错误,造成密码子的移码,出现基因突变。
4. 引起DNA分子断裂而诱发染色体畸变。例如许多烷化剂(氮芥、硫芥、环氧乙烷等)除能诱发点突变以外,还能诱发染色体畸变。其作用机制据认为是使DNA分子上的碱基被烷化以后,能够被核酸内切酶所断裂。亚硝酸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诱发缺失的诱变剂。
(三)生物学方法
利用各种生物学的方法可诱使微生物发生变异,使细菌发生毒力等性状的改变,获得性能良好的菌株。
1.增强毒力:连续通过易感动物,可使病原菌毒力增强。有的细菌与其他微生物共生,或被温和噬菌体感染,也可增强毒力。例如产气荚膜梭菌与八叠球菌共生时毒力增强;肉毒梭菌当被温和噬菌体感染时,方产生毒素。
2.减弱毒力:病原菌毒力自发减弱的现象,常见于传染病流行末期所分得的病原菌株。人工减弱病原微生物的毒力通常使用病原菌通过非易感动物、鸡胚等方法。如将禽霍乱强毒菌株通过豚鼠190代后,再经鸡胚传40代,育成禽霍乱弱毒菌株。无论自然变异弱毒株或人工培育的变异弱毒株,均由于DNA上核苷酸碱基顺序的改变的结果。
聽
上一篇:细菌的基因突变
下一篇:细菌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相关文章: | |
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