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污染所造成的结果
1. 生产成本的提高。
2. 对植株造成伤害。
3. 增加接种源及污染的机率。
聽聽
六、在组织培养过程各个阶段所应注意事项
(1)目前组织培养之流程主要分两种,如下图所示:
在此两种系统中,ModelⅠ和ModelⅡ之比较:
ModelⅠ:先做好一小批产品,再进入量产,此每一单位为一瓶,且自为独立环境,具区隔性,故有污染时所造成的伤害不大。
ModelⅡ:其为大容器系统,一旦有污染,则整批无法避免将会受到污染其培养基多为液体状态。
聽聽
(2)各阶段注意事项
stage0: 建立干净的植株,以利下面阶段的作业进行。只要建立无菌的植株,则污染的来源便只是来自技术上的失误。因此在此阶段要将病株丢除,并且将其具较多污染源的植株去掉。一般会选择较成熟的植株,因其病征易显现找到植株后。分离其菌或病原菌,做系列稀释以决定浓度。
stageⅠ:在stageⅠ的污染可蔓延培养基,故可利用“视觉”将之选出或丢弃,对于潜伏性或是表现微弱的菌种,需作特别的测试,在此阶段,要对一般的微生物作测试及对已知的病原菌作测试,若两种为负便可进入stageⅡ。stageⅡ要把污染的植株去掉,知道病原菌并重复分生组织的培养。
stageⅡ:在此阶段中,只有无菌的植株可繁殖。假设此植株为无菌,则污染源便来自操作室,故要先丢掉污染后,然后再取样抽检。
stageⅢ:如同stageⅡ。
stageⅣ:对后代植株需取样检查。
聽聽聽聽聽
七、讨论
目前组培苗污染实验所遇到的问题为不易建立植株的干净度,因此无法确定真正的污染源来自何处,无法对症下药。而且对于菌种的鉴定有很大的困难,因为一般有关植物或是植物病原菌,因为有钱人的资料留下,可叫易鉴定。但是对于目前一般在大气中生存的微生物,其背景资料较少,对于鉴定而言,便较棘手。而且目前商业化的test kites一般都是针对人体或是食品方面。对于可应用于植物的test kites太少。且使用ELISA或分子诊断,则因专一性太强,一旦有别种的微生物出现,则造成了无法侦测到而逸出。
聽 由上述这些资料可得知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上流的技术会影响到下流的产量,而污染问题常在整个制造过中占有一定比例。对于如何控制污染,亟欲警系统的建立,和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训练素质优良的员工,和干净的植株系统为组培业所要努力的方向。
聽
上一篇:植物组织培养之污染与检测(四)
下一篇:植物组织培养知识概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