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 2月11日生产数据显示,胜利油田孤岛中一区馆4区块的稠油井中18-521在实施微生物降黏三个多月后,日产油由1.2吨攀升至最高9.9吨,目前稳定在9.2吨,累计增油850余吨,这为稠油油藏的转型开发提质提效提供了新的技术利器。
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地层亏空能量不断降低,周期产油量、周期油汽比逐渐走低,套损井增多,开发效益逐年变差。此时,再单纯依靠注汽吞吐维持高效开发已然不可持续,稠油热采增油方式逐步受到制约。
“解放思想、因地制宜,以技术进步推动稠油开发转型,探索低耗高效、绿色低碳的开发方式势在必行。”孤岛采油厂工艺研究所所长刘卫东说,引进并优选适配菌群实施微生物降黏,成为有效的技术利器。
“通过向地层注入微生物菌液,帮助它们在油藏里‘繁衍生息’,利用微生物自身的降解作用和代谢产物,一点点‘吃’掉原油中的胶质和沥青质,‘咬’断原油中的分子长链,使稠油变为稀油。”工艺研究所稠油工艺主管师徐强形象地介绍着微生物降黏驱油机理。
微生物采油并不新鲜,但在孤岛油区,以往的微生物降黏技术试验效果参差不齐。“难点在于油藏内源菌群结构分析不够完善,与外源菌群配伍性不高,老技术还需匹配新用法。”徐强说。
于是,技术人员通过室内测试及现场评价,有针对性地开展油藏适配试验,成立项目小组进行科研攻关,制定选井规范、参数控制、焖井控制等管理细则,创新集成了更适用于孤岛油区的微生物降黏技术序列。
这项技术初期在馆1+2稠油区块实施,在见到增油效果后,逐步推广应用到中、低黏度稠油区块。
对症下的药往往更有疗效。中18-521井历史最高原油黏度超过8000毫帕秒,投产29年来,前后经历8轮次转周吞吐,增油效果逐次降低,维持低效生产。
今年,工艺、地质与管理区技术人员结合,根据区块储层物性、原油品质进行多次论证,对其制定氮气逐级返排、前置微生物菌液、下绕丝高充防砂等一系列配套工艺措施,开井后日增油8.7吨,原油黏度2400毫帕秒。
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孤岛采油厂已优选实施微生物降黏技术35井次,措施有效率达85.7%,平均单井日增油2.1吨,累计增油9361吨,缓解稠油之“愁”。
“微生物降黏,成本更低,而且绿色环保,这对油田生产系统及后续处理过程都会带来利好。”刘卫东说,下一步,孤岛采油厂将持续加大微生物采油技术规模化推广力度,推动稠油降黏低成本绿色发展。
来源:齐鲁晚报
提醒:本文章所有内容均来源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聽
下一篇:细菌能发电?顺便还能治理污水!